位旗山區中山路,大多建築於日治時代(西元一九二O年至一九三O年)。建築的緣起是,本地的富紳望族吳家為配合當時的「市街改正」計劃,率先建造,其他殷實之家也陸續跟進。
旗山仿巴洛克式街屋,均為二層建築。除了磚木造,也有水泥結構。屋架為木造斜頂樓房,臨街的立面最具特色,常以鋼筋混凝土結構,並以清水磚、洗石子、再加磁磚裝飾,特別強調柱子、門窗、窗臺樣式、以及山牆繁複裝飾圖案,充分表現出當時師匠的巧思與技藝。其中牌匾多固定於施作於街屋立面上,周圍以各種圖案修飾,與建築物結成一體。牌匾所用店號,一般以漢文為主,但也有摻雜羅馬字的。山牆的整體造型變化很多,有圓弧、有尖山、高低起伏,使天際線豐富多變,加上裝飾的圖案包羅萬象,真有所謂爭奇鬥艷之勢,使整體的外觀增色不少。
武德殿位於鼓山山腳下,創建於昭和九年(西元一九三四年),為日治時代為發揚武術道德所建。建築物為仿唐式宮殿建築,樑柱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仿木結構,外牆洗石子。屋架為木造結構,屋頂為歇山頂,屋脊平直,屋頂的曲線平緩,鋪以日式黑瓦。斗拱壯碩,不施彩繪。入口玄關屋頂之山間朝前,為唐博風式造型。殿內鋪有木板與榻榻米,木板部份以供練習劍道,榻榻米部份以供練習柔道。整棟建築顯得清雅肅穆,所有木造部分皆以台灣檜木為材料,更為珍貴。
八十年代,全台灣只留存三座武德殿,其中又以旗山武德殿造型最優美,保存最完整。詎料八十三年一場無名火竟將武德殿焚毀,經修建後,因透明屋頂風貌與昔日風格不同又有聚熱效果,復經市府補助修建,於103年底重新修復完工。
為旗山糖廠舊火車站,位於大德里復新街與中山路交接口附近,曾經風風光光地迎送糖廠的貨車與客車,直到民國七十一年夏天載運終止,並於民國85年火車站報廢停用。
火車站的建築風格,融合了和式、維多利亞式及哥德式德風格,為木造及磚造建築。屋頂左側有一座高出屋脊的八角圓錐尖塔,是以前的候車室;右側的三角形牆面,飾以垂直及水平線條;屋頂石綿瓦則採對角線及鱗片式組合;屋簷下的牆身則以木板構成的承雨牆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種輕鬆活潑的節奏感,尤其是主體的木造結構,本身即呈現出一種自然典雅的質樸之美,再加上窗戶框條的變化,帶給視覺上更多愉快的享受。
民國91年火車站疑遭人緃火,幸未釀成大禍,但多年來的存廢爭議再起,民國94年原高雄縣政府將火車站登錄為歷史建築,97年7月修復工程終於啟動,並於98年3月浴火重生。
基本印象:
1.原名中圳婢、又稱瀰濃湖,位於美濃東北方羌子寮溪與大坑溪的匯流處。
2.面積約21公頃,為可蓄水灌溉的人工湖,為高雄僅次於澄清湖的第二大湖。
3.湖區西北背山、三面繞田、湖光山色,環境優美。
4.已修建環湖步道,並於湖中建涼亭(中正亭)。
形成緣起:
1.清道光年間,中圳坤為小川满,每逢下兩,溪水即暴漲成災。
2.當地居民修築土,成為儲水灌溉的人工湖。
名稱變化:
老地名「婢頭」中圳婢因先總統蔣公多次來美濃視察,客家話中圳坤發音和中正相似,1956年地方人士改稱為中正湖,並建優美之中正亭,今改名為美濃湖。
提供機能:
1.観光休間--湖光山色美景適於遊憩。
2.灌溉用水--提供農業生產穩定水源。
3.烏類天堂--冬季候烏及留烏歌息地。
早期功能為灌溉蓄洪兼養魚,遊憩等。主要作為水源供應地,開發美濃土地,許多農地是靠湖水源灌溉,也可協助疏洪,1957年美濃大水,羌仔寮溪和大坑溪帶來大量泥沙淤積湖中,蓄水量逐漸減少,使灌溉、疏洪功能及重要性滅低,早時面積有30公頃,後逐降至24、25 公頃。
常年可見紅冠水雞、夜鷺,每年10月至隔年3月,有大批冬候鳥來停歇,湖邊三座高7m的"美濃單車漫遊"入口,規劃七條自行車道,依彩虹七色作為分辨,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,遊客可騎單車悠遊,深入探訪美濃之美。
區位規格:
位於東門里莊頭河岸,樓高三丈五(約10公尺),周寬近50公尺,面積135平方公尺,為無城牆聚落中最大的城門樓,美濃之地標建築。
修建主因:
漢番交界之地,危機四伏,從前庄民為防野獸及外人攻擊、掠奪、在庄東溪邊築樓架砲,作為防禦及眺望敵情之用。
建築沿革:
1.約略建立於1755年間(乾隆20年)為瀰濃庄東邊出入之柵門,迄今已有二百多年之歷史,為美濃最具歷史價值的古蹟之一。
2.1895年(光緒21年)日軍於甲午戰後強力鎮壓美濃客家庄民激烈的反抗行動,以大砲進攻轟擊,毀壞東門成斷垣殘壁。
3.1937年太平洋戰爭時,為傳送警報,進行鋼筋水泥重建整修,凡含漢族意識之成分者都被毀。
4.1950年居民仿清朝龍閣鳳惨之形式重新建造,恢復原有的古典面貌。
5.正面書「大啟文明」橫額對聯懸於正門門楣,為1883年(光緒9年)竹頭背庄民黃懷雲高中進士後所題,使美濃文風大盛。
6.兩旁柱上書寫對聯:「門前帶水環青美,樓外屏山積翠濃」正、反讀其文意皆可通順,是美濃文學之奇。
7.高雄縣政府於2000年公告為縣定古蹟。
是清代瀰濃庄的東門,面臨美濃溪,相傳是濡濃庄民於1755年(乾隆20年)間,將村落原有的東柵門改建而成的,當時因防衛的需要,於瀰濃莊東側加建門樓,是瀰濃莊四個柵門中唯一的城門樓。古時是最高點,作為瞭望台,防衛原住民或野獸攻擊溪邊洗衣汲水之客家婦女,旁有石碑石碑上之凸起掛警鐘,當有危險時,可敲警鐘警告居民,樓項特置文昌帝君、太白星君、武聖關公石雕,砥碾子弟習文練武(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時·被棄置於美濃溪中)。
1895年(光緒21年),太平洋戰爭時,東門樓毁壞於日軍砲擊,日據初期日本人改造成鋼筋水泥防空監視台,上懸警鐘為防空警報,敵機臨空時敵鐘示警,·1937年間(昭和12年)·鍾春發等郷紳,耆老發起重建成三層,最上層設大鐘,作為監視哨,1950年(民國39年)間拆掉小屋和大鐘,仿照清朝傳統城樓重建恢復原有古典風貌,門櫻正面高懸「大啟文明」橫額,模擬黃驤雲進士的題字。
2000年時,高雄市政府指定東門樓為古蹟,因長期自然風化、地震及結構逐漸老化等因素,產生多處裂縫混凝土剝離與鋼筋外露,樓頂的屋脊、剪黏、彩繪等裝飾也因時間而褪色、剝落和損壊。2014年時,市政府為保存古蹟,進行結構補強、屋瓦清洗、面層仿作、屋資、歸帶、垂資,牆面及樓梯修復等。以原貌重現為原則進行整建工程,於2014年底完成,工程期間發現屋瓦是因長期風化才呈黑色,決定將屋瓦修復為原來的赭紅色。
大正年間,美濃油紙傘由林阿貴、吳振興延請大陸師父前來傳授技藝,而引進了高雄美濃。期間美濃紙傘業興盛時期。地方紙傘業共有十二家紙傘廠,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。 民國50年以後台灣急速發展工業,化學材料製作的陽傘,輕便、便宜、耐用又易於攜帶的特性普遍地取代了油紙傘,使得油紙傘的價值與銷售漸形蕭條,紙傘逐漸沒落,僅存一家林享麟的「廣進勝 」紙傘廠,每天只能做 五、六把,顧客主要為年紀較大者或外國人。
歲月在有些時候像是在印證些什麼,你我就在這裡頭扮演著某種程度的角色,總在人生旅途的轉彎處,沿著舊有的軌跡,答案慢慢浮現,它不曾催促你,卻在你身旁等候著,驀然回首,卻在燈火闌珊處,恰如接棒油紙傘的家族傳承ㄧ般。
在現今的台灣從事純手工的傳統文化,不是件容易的事,除了耗時,成本更是一項沉重的負荷.......
內門宋江陣暨扮演藝陣傳承創新的重要平台,更是台灣藝陣文化觀光最重要的代表活動。
民以食為天,旅遊更要以吃為重點,內門有150組總舖師,幾乎每5戶便有1戶靠辦桌行業為生,若同時辦起桌來,可料理2萬桌以上的料理。
內門山多田少、缺水土質又差,以往農耕不易,居民必需尋找農作以外的行業謀生,加上以前內門陣頭就相當興盛,每年配合陣頭團練時間,陣頭教頭都會安排大鍋點心、吃食來慰勞成員。就這樣漸漸地由簡單的飯湯、炒麵、米粉,逐漸變成豐盛的料理;吃飯的器具也從必須自備,抬桌抬椅自行端菜,演變成由單一總舖師父負責,加上婚喪喜慶的外燴助長,辦桌遂變成內門區一個群體共有的職業
內門區的總舖師有150多位,只要一人一道,10道料理哪夠瞧!不過既然來到總舖師故鄉的內門,一些融入當地農特產品的料理就不能少,如放山雞、豬肉、萬年薯、鳳梨、龍眼乾、破布子等,可千萬別錯過喔!
「內門紫竹寺」相傳在清康熙年間,郭姓渡台移民來台開拓,居住在南隅番子路上,有一天供奉的觀音菩薩香爐多次自動飛出,自動移到現在的紫竹寺寺址的番石榴樹枝上,此地在風水上稱為蓮花穴,市民皆認為是神蹟,於是大家一起決定在此建立寺廟,以祀奉觀世音佛祖,之後更有多處神蹟傳出,使得居民對此廟十分虔誠,香火鼎盛之景象讓香霧久久不曾散去,呈現今日輝煌的香火壯觀。 主要寺奉觀世音,在乾隆期間水師提督經過此處,發現此地香火鼎盛,堪稱奇景,並入其內跪拜,於是刺匾為「紫竹生春」,這也才正式定名為紫竹寺,目前存放於寺內保存良好。三百多年的「內門紫竹寺」,經過多次的重修,現已成為規模龐大的觀音廟,其內綠意盎然,有小橋流水、涼亭造景,從荷花鐘噴出的人工泉水,常讓遊客流連忘返,每年的農曆2月19日、6月19日、9月19日分別是佛祖的誕辰、得道與出家日,所以往往可見許多進香團陸續前來此參拜的熱鬧景象。